本文作者:小旺

如何进行苗木施肥 浇水工作

小旺 05-03 14
如何进行苗木施肥 浇水工作摘要: 绿化苗木该怎样进行施肥管理?需要注意什么?移栽树苗后要怎么浇水?苗木什么时候追肥?一年追几次,追什么肥比较好?绿化苗木该怎样进行施肥管理?需要注意什么?经济林主要以木材生产为主,对...
  1. 绿化苗木该怎样进行施肥管理?需要注意什么?
  2. 移栽树苗后要怎么浇水?
  3. 苗木什么时候追肥?一年追几次,追什么肥比较好?

绿化苗木该怎样进行施肥管理?需要注意什么

经济林主要以木材生产为主,对很多次生林进行升级換代,对林地要求有规范,标准要求,苗有标准,品种,规格,质量,,造就生态种植地理环境基肥肥料,蓄,浇,送水有效手段,标准化,数据化,有备案,随便可查之,比如,树苗坑基肥,为保持五年内树苗生长基肥需要,泥炭多少,木宵,枝木,绿肥,桔杆,树叶,杂草,才能保证五年树苗正常生长的数量,坡上抗干旱塑料地下用品,接水盘,捅装吸湿装置,等等,万无一失,万全之策,做好经济林生产的一切工作,,

施肥时间一般安排在早春进行,可用复合肥撒播。肥料氮磷钾一般选用3:1:3的复合复,也可配合使用适量的有机肥料。在雨后的早晨或傍晚施肥。

浇水应注意以下:

如何进行苗木施肥 浇水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夏季浇水一般每星期2-3次,浇水时间尽可能安排在早晨6点至7点左右或者傍晚17点半至18点半进行,冬季浇水尽可能安排在下午3点前浇水完,以防晚上有霜冻情况的发生。

2.人工浇水应当尽量避免水管直接冲刷苗圃。夏季浇水时除了要对苗木根部进行浇水外,还应注意要对苗木叶面喷洒浇水,另外每次浇水都要尽量浇透,不要只浇表层。

3.夏季汛期要注意排涝,防止积水,如有积水应及时排除。

如何进行苗木施肥 浇水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移栽树苗后要怎么浇水?

方法如下

1、栽后浇透:大部分新移栽的树栽后要浇次透水,利于根部贴合土壤促进生长,但根部受损严重和潮土栽种树木适合立即浇水。

2、浇水有度:树木移栽后浇水有度,避免频繁浇水,浇定根水后,分别隔七天、十天时浇水。

如何进行苗木施肥 浇水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正确浇水:浇水时需充足、均匀,浇水后检查是否树木歪倒,及时扶正。

苗木什么时候追肥?一年追几次,追什么肥比较好?

苗木什么时候追肥?一年追几次,追什么肥比较好?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就我们当地而例,家乡属南方,自己家种植了几百颗桂花(八月桂)苗木为例, 根据南北方气候、水质、土壤的差别,要有针对性地科学用肥。北方土壤偏碱性,可以施入腐殖酸类肥料。化肥也以酸性肥料为主。有利于桂花的生长。 而南方土壤偏酸性,可适量施八杂肥、草木灰等碱性肥料。要针对具体情况科学施肥。一般多以有机肥料作追肥。 第一、苗木什么时候追肥: 1、苗木种植期间在育苗期,追肥的最佳时期在,早春3月初-4月底嫩芽开始,根系活力比较大的时候,容易吸收肥料,能促进春稍生长。 2、再者就是每年6月初-7月前这个阶段,可以追肥,提高苗木的抵抗高温,抗旱的能力,以免苗木枝干叶黄,增强抵抗自然天气,减少虫害等。 3、最后在每年9月初-10月前这个阶段,可以追肥,这个时候气温逐渐下降,追肥可增加苗木的抗寒力,为苗木过个好冬打好基础。 第二、一年追几次: 1、种植苗木在育苗期,施肥可每年3-4次。3-4月早春之前的嫩芽开始根系活力,吸收肥料。因此,在早春萌芽时施豆粕,家禽粪便和其他氮肥为主的肥料为宜,能促进春梢生长。 2、6-7月份时可以适量的磷钾肥,可以提高桂花树的抗旱能力。 3、9-10月份的时每株可以适量有机肥,提高它的抗寒能力,苗木越冬作准备。如果土壤干旱,追肥宜稀;土壤湿润,追肥可浓些。追肥的方法随肥料种类和播种方法不同而异。追施化肥可用干撒或水洒,但以水洒为好。追肥可结合松土除草进行。   第三、追什么肥比较好? 1、苗木追什么肥比较好,一般一年之中苗木在生长初期需氮、磷,腐熟家禽肥较多。 2、苗木在夏季速生期需要大量的磷、钾及其他元素,促进苗木生长,以保证苗木旺盛生长对养料的大量需要。 3、苗木在初秋季属于苗木木质划的过程,可使用磷、钾肥作后期追肥,目的是促进横向生长,以促进苗木幼茎的木质化的进程。 第四、最后, 在苗木追肥过程中也得注意当地气候土壤等外界因素,制定相应的苗木种植情况,做到因地制宜,依据土壤的成分而定,比如土壤干旱和湿润对追肥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相信大家看了都基本了解了,苗木的种植说简单也不容易,种植的好就成功,每个行业都需要自己认真对待,不怕辛苦劳累,我认为,想干就干,自己在实践中出真理,看你有没有那个雄心壮志去干了,期待你的成功。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rivacylawreport.com/news/9563.html发布于 05-03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