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小旺

绿化树木属于什么资产类目:绿化树木属于什么资产类目的

小旺 03-02 18
绿化树木属于什么资产类目:绿化树木属于什么资产类目的摘要: 村集体购置的街道两旁的绿化树怎么入账普通企业从农民手中购买绿化树苗,应该根据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入账,企业可以抵扣进项税,公司绿化购买的苗木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其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村集体购置的街道两旁的绿化树怎么入账

普通企业从农民手中购买绿化树苗,应该根据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入账,企业可以抵扣进项税,公司绿化购买的苗木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其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绿化费,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实务中应记入长期待摊费用并按照5年期限摊销到管理费用科目(比照的是房屋装修费),但各地税局也有不同意见,可以询问你的专管员。

园林公司移植树木如果未发生权属变化,即没有销售给客户时,一般不用入账处理。

绿化树木属于什么资产类目:绿化树木属于什么资产类目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绿化费用的开支,总的计入“管理费用——绿化费”。若金额较大,则在一定期间内(如一年)分期摊销(可先放入“待摊费用”科目)若金额较小,则一次性摊销。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显然树木不能给贵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所以应作为待摊费用入账。

林木属于什么资产

属于国家所有。根据2007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法律规定专属于国家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绿化树木属于什么资产类目:绿化树木属于什么资产类目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然***资产。自然***资产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各种***,包括但不限于土地、水***、矿产***、森林***等,林木资产作为其中的一种,是指森林中的各种树木、木材等***,被视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不知你的林木属于哪一类,不同的类别核算方法是不同的。

答案】:C 本题考查农业资产的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业资产主要包括牲畜资产和林木资产。经济林木属于林木资产,所以也属于农业资产。

绿化树木属于什么资产类目:绿化树木属于什么资产类目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法律分析: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二)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林木资产属于什么资产

1、自然***资产。自然***资产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各种***,包括但不限于土地、水***、矿产***、森林***等,林木资产作为其中的一种,是指森林中的各种树木、木材等***,被视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

2、属于国家所有。根据2007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法律规定专属于国家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3、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不知你的林木属于哪一类,不同的类别核算方法是不同的。

一个园林绿化企业拥有的绿化树木是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吗,可以不提折...

1、一个园林绿化企业拥有的绿化树木是消耗性生物资产,不提取折旧,但要提“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一)消耗性林木资产郁闭成林时,按其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农业生产成本”科目。

2、如果企业生产与绿化树木有关,如:园林、林业企业,机械加工、建材、化工污染企业,绿化树木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从绿化树木的功能和用途看,凡是用于防护作用,保护环境的都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

3、算。如果单单用于绿化的应该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中,不算固定资产投资。如果不是绿化的,用于经济用途的,如经济林、薪炭林,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

4、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5、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是需要计提折旧的。第六十四条: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二)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rivacylawreport.com/news/7011.html发布于 03-02

阅读
分享